連鎖企業如何選擇合適的經營模式
連鎖經營日益成為零售業、服務業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商業模式,而加盟連鎖更是可以將連鎖總部的成功運營模式與加盟者的資本相結合,以較低的資本投入和風險,短期內大幅度提升市場份額。
在如今的資本時代,作為一個正在擴張中的連鎖品牌,該采取哪種模式來實施自己的連鎖戰略?如果是一個計劃發展的新生連鎖品牌,究竟應該是采取直營連鎖模式還是加盟連鎖模式?選擇標準又有哪些?
標準一:總部和連鎖店的主要紐帶是產品還是服務
投資人有一個共識,即以產品為主要紐帶的連鎖體系,可以考慮采用加盟連鎖的模式,因為這樣的連鎖體系容易提供標準化產品,產品品質有保障,如加璐家居等經營兒童家具的企業就以加盟連鎖模式居多;而以服務為主要紐帶的企業,服務相對難以標準化,服務品質難以保障,所以更宜采用直營連鎖模式來擴張企業。
深入挖掘很多直營連鎖體系的共性可以發現,以服務為主要紐帶的企業更宜直營的深層原因在于,總部和連鎖店都是以服務為利潤來源,雙方吃的是一塊蛋糕。如果采用加盟的方式,總部向連鎖店收取營業額的分成和品牌使用費,總部向連鎖店提供品牌、管理技術、收取相應的費用,以這種無形的投入和加盟店長期分成,其控制力和財務監管會日益弱化。所以,風險投資對這類企業更關注直營為主的企業。
標準二:加盟商對總部連鎖體系的依賴度
如果加盟商對總部連鎖體系的依賴度非常高,離開盟主的連鎖體系之后,加盟商活不下去,或者活得很不好,總部就可以考慮通過加盟連鎖來擴張市場;如果加盟商對總部連鎖體系的依賴度不高,或者比較低,離開盟主的連鎖體系之后,加盟商同樣可以活下去,甚至活得不錯,總部就要考慮通過直營連鎖來擴張市場。
在現實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那些對總部連鎖體系的依賴度不高的加盟商,在學習到了盟主的經營方式,在經營中獲得收益以后,由于其財務與盟主獨立核算,很容易向盟主隱瞞其財務狀況。另外,盟主這個“師傅”將加盟商培養起來,很可能在當地培養了自己的競爭對手。正是因為看到了這種市場風險,很多風投更青睞直營連鎖企業。
標準三:連鎖企業總部對加盟店的掌控能力
目前,國內很多連鎖企業總部和加盟店的關系主要是依靠一張簡單的合同在維持,總部對加盟店沒有什么有效的約束和控制手段,導致相當一部分加盟店出了很多負面問題。
連鎖企業總部對加盟店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品牌使用權控制、產品控制、IT系統的控制、客源的控制等等。很多成熟的連鎖企業總部,把上述內容作為加盟的前提條件,并把這些內容清楚、明確地寫在了加盟合作協議中,從而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自己對加盟店的控制。有時,總部對加盟店的控制是通過服務的形式來進行的。
可以發現,連鎖企業總部對加盟店的控制手段越多,連鎖企業總部對加盟店的掌控能力就越強;相反,連鎖企業總部對加盟店的控制如果僅僅是依靠一張簡單的合同,那么連鎖企業總部對加盟店的掌控能力就越弱。不同類型連鎖企業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發展階段來采取相應的那種模式來擴張企業。
事實上,整個連鎖體系的擴張是連鎖企業總部綜合實力和控制能力的輸出,取決于連鎖企業總部的管理團隊、資金、技術、管理和所處市場。連鎖體系的直營連鎖模式好比是連鎖企業總部“自己復制自己的能力”,而特許加盟連鎖模式實際上是連鎖企業總部“自己和別人一起復制自己的能力”,只有同時擁有這兩種能力的連鎖企業,才是最優秀、最有前途的連鎖體系。
連鎖擴張是一種成功商業模式不斷進行自我復制的過程,在品牌、設備、店面、管理等諸要素復制的背后實質是知識的復制。盡管連鎖經營模式是企業擴張的很好模式,但企業務必要選擇正確的連鎖經營模式。